当前位置:了解听力 > 典型案例

启敏N**500CIC案例—2014.1.16 汪先生

发布时间:2014-01-16    阅读量:0

        门诊转诊服务

        典型病例汪x,男,32岁,原配戴助听器TRY,现因助听器老旧前来换机,左耳平均77.3dB,右耳平均听力76.3dB,听力图如下: 

图片1.jpg

 

        患者初次选配启敏N**500CIC,考虑到患者之前TRY配戴史,又是老用户,所以调试时压缩比小于1.2:1,评估比原助听器每个频率点提高10分贝,患者当时反映还可以,回家试听一周,一周后用户反映自己说话有喇叭声,感觉声音不真实,没有原来的舒服,经多次调试,有所改善,但依旧感觉原来的助听器好。患者提出想试听其他品牌的助听器,于是为患者定制斯达克i90,力斯顿音阶CIC超大功率试听,三选一。经过一个月的试听,患者最后选择启敏。

        处理:(1)患者原配TRY,有经验的听力师都会发现,此类老病人换机的满意度比较低,在此病人的处理中,我们用真耳分析,分析了TRY的频响曲线及压缩方式特点,与同道共享:A TRY的频响曲线较为平滑,频响到3250Hz左右,曲线整体平滑,在中低频的放大尤为明显。B TRY的压缩方式为限幅压缩,在70dB以下在各频率点都为线性放大,70dB以上开始压缩,比削峰带来的失真更少。C TRY的压缩属于快压缩,时延较短,声音失真度更少 分析患者听力,患者在低中频的听力较好,也是其主要依靠的频率区域,患者自2000HZ以后的基本已为耳蜗死区,所以对低中频的有效放大尤为很重要,这也可能是患者自觉TRY满意的原因之一。所以三款助听器低中频的放大能力尤为很重要。

       (2)助听器的调试过程中,用真耳分析将助听器曲线与原助听器拟进行拟合,已求与原来助听器音量及放大相似,提高满意度。患者经试用最终选择启敏,分析原因如下: A斯达克和力斯顿助听器采用业界典型的高频放大和快压缩,而患者本身对高频的需求就不高;另外,患者自身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好,故斯达克快压缩优点在该患者身上无法体现,甚至因由此带来的失真而影响其分辨力。启敏采用的是快慢压缩结合的方式,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言语的完整性。B降噪与反馈方面三款助听器均为高档机,可以说差别不是很明显C启敏N采用的是双喇叭,增益与频宽较单喇叭均有很大提高,减少啸叫的同时且失真度更小,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对声音响度及清晰度的要求。